杀死一只什么鸟?一个错误译名的传播史 -k8凯发天生赢家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李于1926年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小镇上,1960年发表长篇小说《to kill a mocking bird》,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至今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
这部小说和其改编的电影流传甚广,但中文译名却几经更改,从最初的《枪打反舌鸟》到后期的《杀死一只反舌鸟》和《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等。被杀死的到底是什么鸟?流传最广的“知更鸟”翻译真的是正确的吗?为什么一个错误的译名可以流传甚广?这部小说到底和英国的“重口味”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中所描述的残忍谋杀案有没有关系?今天,书评君就带大家来详细考证一番知更鸟和反舌鸟背后所体现的中英文翻译谜团。
杀死一只什么鸟?
哈珀·李著作名称翻译考证
《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封面

 

反舌鸟和知更鸟:
本是同根生,意义大不同
《杀死一只知更鸟》,原著名为《to kill a mocking bird》,mocking bird准确的翻译是嘲鸫,即反舌鸟,学名是mimus polyglottos。知更鸟(学名erithacus rubecula)的英文则是robin,虽然同属鸫科,但却不能算同一种鸟。
以下分别为知更鸟和反舌鸟的照片,在外观上其实已经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反舌鸟(mocking bird)
知更鸟(robin)
其实,哈珀·李的这部小说书名来自于书中的父亲给孩子们的忠告:可以尽管打鹣鸟(blue jays),但是要记住,杀死反舌鸟(mocking bird)则是一种罪过。鹣鸟是北美很常见的鸟类,被认为是害鸟的代表,而反舌鸟则完全与之相反。
美国有一首名为《hush little baby(安静,宝贝)》的摇篮曲流传甚广,其歌词唱道“hush, little baby, don't say a word, mama's gonna buy you a mocking bird”。大意是安静,小宝贝,不要说话,妈妈会去给你买一只反舌鸟。美国著名说唱歌手阿姆(eminem)也曾写过一首名为《mocking bird》的歌曲来献给自己的女儿。可见在美国文化中,反舌鸟是亲切友好善良的象征。
因此,哈珀·李在小说中使用“反舌鸟”这个隐喻大有深意:故事中被诬陷犯强暴罪的黑人就像反舌鸟一样纯洁无辜,他明明没有犯罪,却无端遭到攻击。人们对他的迫害,就像迫害可爱的反舌鸟一样可恶,不能原谅。
因为反舌鸟经常出现在儿歌之中,这种隐喻也切合了本书从小男孩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的文本风格,显得非常合理。
此外,mocking bird代表善良的一方这一隐喻也被其他美国作家化用或者调侃过。举例来说,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面善心恶的小指头,他的家族的家徽正是一脸纯良的mocking bird,十分具有讽刺意味。

《冰与火之歌》中的小指头家徽
而说到知更鸟,在美国似乎不那么吃香——它的“文化根据地”是古老的欧洲。知更鸟可以说是英国人民心中的国鸟,多次被票选为英国人民心中最爱的鸟类。
在英国的流传甚广的宗教故事中,知更鸟的羽毛本来是咖啡色,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它飞往耶稣耳边唱歌,以纾缓耶稣的痛楚,耶稣身上的血染在知更鸟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颜色便变为鲜红色。正因如此,英国很多圣诞节的卡片或者邮票上都能看到知更鸟的身影。
所以,红色可以说是知更鸟的代表色,这种红色有着牺牲,奉献,勇敢,伟大等等含义。热爱英国足球的球迷们应该对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城足球俱乐部(bristol city football club)并不陌生,其绰号就是知更鸟(the robins),主场颜色为红色,以下为他们的标志之一,可以看到知更鸟的身影。

布里斯托尔城足球俱乐部logo

 

从反舌鸟到知更鸟:
翻译错误是怎么流传开来的
其实,在国内早期的版本中,对哈珀·李的小说名称已经有了“反舌鸟”这一正确翻译。例如,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译者李占柱和江宇应就将书名翻译为《枪打反舌鸟》。这个版本的小说名称很明显化用了我国常见俗语“枪打出头鸟”,在原作标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本 《枪打反舌鸟》
后来,对于本书又有了更加直译的名字,例如译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高红梅翻译的版本,标题名为《杀死一只反舌鸟》。耐人寻味的是,同一个版本在2012年再版的时候,标题却改成了错误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杀死一只反舌鸟》
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杀死一只知更鸟》
知更鸟这个错误的翻译为何会“超越正版”,逐渐地流传甚广呢?
从翻译的源头上来看,有一种较为合理的猜测是,这和英国《鹅妈妈童谣》中的著名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有关。
童谣讲述的故事如下:知更鸟原本被天上所有的鸟儿喜爱,却在小鸟审判bird assizes)中被麻雀杀死,苍蝇是证人,鱼取走了知更鸟的血……最后童谣中说到,下一轮的小鸟审判的受审者就是一开始杀死知更鸟的麻雀。这一故事带着因果循环的意味。

英国版《鹅妈妈童谣》中关于《谁杀死了知更鸟》的插画

 

不难看出,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中有很多和哈珀·李小说相近的元素:死去的鸟儿,审判,案件,无辜的受害人,邪恶的罪犯……
而且,因为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是和谋杀相关的童谣,很多讲述罪案的文学作品中都运用到这一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范·达恩(s· s· van dine)在1929年的作品主教杀人事件(the bishop murder case)。也许正是因为《谁杀死了知更鸟》的故事非常有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又很广泛,才让翻译者在翻译《to kill a mocking bird》的时候不自觉地采用了知更鸟这一名称。
而关于哈珀·李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一错误译名的传播,则是和电影的译名有关。由于大影星格利高里·帕克出演的电影版太过著名,而电影版在国内的译名中使用的即为“知更鸟”,这一名称得以广泛地流传开来。译林出版社《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责任编辑王珏也对《新京报•书评周刊》证实了该说法,因影片知名度甚高,书在再版时便根据影片的译名更改了名字,至此,“知更鸟”变形成了一种惯例译法。
电影版《to kill a mocking bird》剧照
反舌鸟和知更鸟翻译的差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文学和电影作品翻译上的不严谨:毕竟,如果详细参照生物学名,或者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和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应该是不会把这两种鸟类弄错的。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种细微的区别可能并不会影响他们对这部优秀小说的喜爱,但是却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理解。
在物种名称的翻译上,尤其是一些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特殊意义的物种,出现偏颇和失误并非第一次。举例来说,中国的龙常年被翻译成英文“dragon”,而dragon一词在西方神话中指的是长着双翼,口喷烈焰的邪恶怪物。直到近年来,中国龙的翻译才逐步演变为更为合理的音译“long”。再比如凤凰一词,在西方神话中指的是能够浴火重生的神鸟,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凤是风鸟,凰则是光鸟,指的是两种性别和属性不同的神鸟。类似的翻译混乱和文化错位还有很多,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反舌鸟的“物种大战”还牵涉进来了今年的热映电影《饥饿游戏》。影片名称《the hunger game:mocking jay》被翻译成了《饥饿游戏之嘲笑鸟》。而嘲笑鸟正是嘲鸠,也就是反舌鸟的别名。不过,片中的mocking jay并不是反舌鸟,是反舌鸟和jarbar jay(原作虚构的奇幻生物复读鸟)的杂交后出来的新品种。
正如《饥饿游戏》mocking jay只能复唱人类唱过的旋律,缺乏翻译能力/文学知识的读者们同样只能口耳相传市面上已有的译本名称。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源头之谨慎和准确,乃是众之所求。哈珀·李所书写的伟大故事,隐喻于一个短短的标题,而翻译者们对读者和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应当在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有所体现,哪怕只是两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鸟。
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 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新京报书评周刊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后编辑于:2022/5/6 拔丝英语网

英语作文代写、国外视频下载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请点击此处联系我